学校主站加入收藏English

学院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新闻直通 >> 正文
能源与动力学院2021年大事记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18 作者: 来源:能动学办

一、学院科研经费首次突破7000万

F9A9

1、总体经费情况:近年来学院总体经费趋于平稳上升态势,在2021年实现较大幅度提升,科研经费首次突破7000万元,增幅为42.4%

2、纵向经费经过前两年的周期性下降,于本年度实现回升,并达到历史最高值,增幅为31.5%

3、横向经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近两年增幅分别为29.5%60.6%,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能力持续提升


二、学院多人获批人才称号

赵佳飞 教授

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深水油气输运流动安全管理、海洋CO2地质封存关键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研究。

大连市顶尖及领军人才


李羽白 教授

从事氢燃料电池性能与寿命、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及热安全、各种电池系统的电化学与流体力学耦合模型研究。

获批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


杨磊 副教授

从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理论与技术研究。

入选国家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三、宋永臣教授、赵佳飞教授入选ESI中国高被引学者


宋永臣教授入选ESI中国高被引学者。近年来,1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总引用9300余次,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在天然气水合物、碳封存领域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赵佳飞教授入选ESI中国高被引学者。近年来,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总引用4600余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多项成果在中海油、广海局等单位应用。


四、辽宁省能源动力系统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公示


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我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将围绕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和CO2捕集封存利用等开展多技术协同,助力我省实现碳中和目标。


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辽宁清洁能源动力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针对能源开发-转换-调控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汇聚相关高校及企业优势力量,开展新型低碳能源开发、高效清洁动力系统、能量输运存储与智能调控的协同创新,显著提升我省能源动力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成立中国内燃机学会混合动力技术分会


成立混合动力技术分会将助力我国产业链升级转型和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推动内燃机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院隆武强教授担任主任轮值委员


五、宋永臣教授等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

7A8CC


宋永臣教授主持完成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岩心船载检测技术与装备”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目发明了我国首套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船载在线检测装备系统,破除了高度依赖外方的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封锁与绑架式技术服务(50万美元/天),在中海油、广海局等企业应用,推动了深水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和工程勘察技术进步。


六、天然气水合物相关试验装置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可视化试验装置”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该专利攻克了高压低温压力室复杂结构设计与X射线强度衰减等一系列技术挑战,首次实现了高荷载、高压、低温条件下水合物储层岩心三维表征,打破了传统水合物三轴仪“实验黑箱”。


七、学院多位教师获批大项目


八、连续七年荣获省优硕优博


由宋永臣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王朋飞、唐大伟教授指导的硕士生孙哲浩分别获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这是我院连续第七年获得该项荣誉。


九、学院发表多篇高水评论文


学院共发表SCI论文228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封面论文15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5篇


十、节能减排大赛荣获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及优秀组织单位

31E56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中,学院获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优秀组织奖。

微信官网
手机官网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  电话:0411-84708460 邮箱:powere@dlut.edu.cn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